服务器的架构以及分类
服务器有不同类型,每种服务器都是为了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的服务而设计的。
主要类型包括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
文件服务器主要用于文件共享,在一台主机上存储多台计算机使用的文件,保证用户高效访问使用通过快速数据传输。
影响文件服务器系统性能的因素有网络系统、磁盘系统、存储容量和处理器性能。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提供数据服务,适用于频繁读取数据和建立索引的场景,例如:B.公司财务和人力资源系统。
公司对数据库服务器有非常不同的要求。
大型企业可能需要分布式并发数据查询,对网络系统和I/O数据传输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小型企业并发用户较少,磁盘系统更为关键。
数据库服务器易于扩展,可以随着资源需求的增加而快速扩展。
邮件服务器提供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服务,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Web服务器在Internet上存储和发布网站,构成公司或个人Internet应用的基础。
FTP服务器用于文件存储和访问,提供FTP协议服务,支持文件传输。
域名服务器将网站地址和IP地址进行转换,方便用户通过域名进行访问。
服务器架构类型包括塔式服务器、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和大型机。
塔式服务器价格便宜且易于冷却,但占用大量空间。
机架服务器适用于数据中心环境,占用空间较小,支持多种工作负载扩展;大型机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但体积庞大且昂贵。
服务器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芯片组、I/O设备、硬盘、机箱等,而固件则包括BIOS或UEFI、BMC、CMOS和操作系统。
BIOS是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UEFI可确保更轻松的启动过程。
BMC用于监控和管理服务器,CMOS存储BIOS设置信息。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服务器资源,包括32位和64位版本。
服务器指令集架构主要包括CISC、RISC和EPIC。
CISC服务器采用X86架构,兼容Intel、AMD等处理器,采用Windows系统。
RISC服务器基于RISC架构,包括IBM的Power处理器、SUN的SPARC处理器、华为的鲲鹏920处理器等。
EPIC服务器基于EPIC架构,例如Intel的安腾处理器。
非X86服务器包括大型机、小型机以及主要使用UNIX或专用操作系统的UNIX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处理器数量分为单通道、双通道、四通道和八通道服务器,其中“通道”代表服务器中CPU的数量。
主流服务器是带有两个集成处理器的双路服务器。
服务器概念、组成和架构详解
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基础设备,在云计算、公有云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行业繁荣的拐点。
本文重点介绍服务器的概念、组成和架构,并对以下四个关键点进行详细分析:1、什么是服务器?服务器是提供高性能计算和服务的计算机。
作为网络节点,它们负责80%的数据信息存储和处理,被称为网络的灵魂。
服务器功能与普通计算机类似,但对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有更高的要求,硬件配置也不同。
服务器与普通计算机的特别不同之处在于,通信方式是一对多,资源通过网络共享,硬件性能更加强大。
服务器通过网络对网络终端进行组织和路由,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提供。
CPU、内存和存储在硬件成本中占比最大。
服务器设计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主要用于文件交互、数据存储、查询和应用程序执行。
2、服务器的组成是怎样的?服务器的逻辑架构与普通计算机类似。
关键在于CPU和内存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服务器硬件包括处理器、内存、芯片组、I/O设备、硬盘和机箱组件,其中CPU、内存和外部存储的成本最大。
服务器固件和操作系统(BIOS、UEFI、BMC、CMOS和OS)保证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高效配合和稳定运行。
3、服务器的分类?服务器分类基于产品形式、指令集架构、处理器数量和应用程序类型。
按外形分为塔式、机架式、刀片式和机柜式服务器;按架构分为单路、双路、四路和八路服务器;处理器;按应用类型分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4.X86/ARM之争?服务器架构分为两个阵营:X86和非X86(ARM)。
X86架构的服务器以Intel、AMD处理器为主,市场占有率较高;ARM架构的服务器具有低功耗、高灵活性的优势,将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展带来机遇。
X86架构服务器因其性能和环境效益占据主导地位;ARM架构服务器因其能源效率、灵活性和成本优势而具有巨大潜力。
综上所述,服务器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结构和架构设计必须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X86和ARM架构服务器在性能、生态和成本上各有优势,未来将形成共存、互补的格局。
服务器硬件层次架构
服务器硬件层次结构分为多个级别,以构建高效的计算系统。
0级是CPU;本地DDR存储;服务器层,由多个PCIe连接的MLU卡作为计算单元组成。
1级是卡牌级别。
2级是芯片级。
级别3是集群级别。
4级是核心级别。
MLU服务器层次结构由卡组成,芯片,系统计算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集群或核心数量来调整。
MLU270内存层次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性能。
每个核心的功能单元;通用注册表;包括神经存储器(NRAM)和加权存储器(WRAM)。
在MLU270中,四个核心是一个集群,四个核心是MLU270。
每个核心都有一个专用的本地DRAM内存。
集群中的四个核心共享片上SRAM,并且所有核心都可以访问全局共享的Global-DRAM。
线性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GDRAM和片上存储通道均配备一级缓存(LLC),加速内存访问,特别是针对连续点GDRAM内存访问,CNCC优化内存访问策略,启用LLC,提高程序执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