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走左边,联想走右边。
华为和联想的优势完全不同,源于两家公司战略方向完全相反的差异。
企业成立之初,华为以技术为王,而联想则以商业为王,这一点一开始并没有错。
然而,随着公司逐渐壮大,华为成功实现了技术与销售的融合,而联想则错失了转型的机会。
从销售收入来看,华为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7212亿元,净利润593亿元,而联想则全年营业收入3589亿元,净利润593亿元。
实现利润43.62亿元。
就是华为的收入是联想的2倍,利润是联想的13倍,肯定不如华为
论硬实力,联想的PC是全球第一,但华为的通信和终端是全球第一。
更重要的是,华为产品拥有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
通信产品核心芯片长期自主研发华为专利数量长期保持全球前三,海思是全球第一大IC厂商国家。
联想产品都是组装产品,在技术含量上无法与华为相比
另外,这次美国允许华为,华为强烈反对,如果联想的话,它早就放弃了。
在全国人民的认知中,华为在软实力方面绝对比联想更值得尊重和敬佩。
华为现在是全球第一的通信公司,联想是全球第一的PC制造商。
但现在联想已经和华为不在一个级别了,这与华为和联想的战略方向不同有很大关系。
公司成立初期,华为和联想都没有太多资金。
他们不可能用技术和销售。
华为是一家重视核心技术的技术型公司。
重视技术的公司的一个特点是,在公司的早期阶段,他们会努力工作,多年坐在板凳上。
当它成熟的时候,要么取得巨大的技术成功,瞬间获得世界领先的地位,要么就无法取得技术成功,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结果
所以华为的路径是比联想的难多了。
柳传志之前说过,研究核心技术是九死一生,这是正确的。
即便是在华为,很多项目最后都失败了,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银,最后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联想走的是销售和贸易为主的路线。
专注于销售,初始阶段会轻松顺利。
一般以销售为导向的公司会采用成熟解决方案的整合,加入自己的设计,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销售和业务策略的制定。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企业走的是这条道路。
专注于商业的公司在早期拥有巨大的优势,但当它们面对科技型公司的流行时,就会失去一定的优势。
专注于交易的公司不会拥有领先的技术他们使用的技术是成熟的解决方案已经在商业实践中得到检验。
但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科技繁荣的时代。
消费者更加欣赏技术进步,并愿意为技术付费。
目前,以贸易为主的企业将面临发展的一大瓶颈,只能依靠性价比来吸引客户。
另外,采用集成解决方案的公司的产品是不可替代的,你有我有,这意味着如果竞争激烈,就只能打价格战
所以华为的策略有很多。
早期比联想更难追随,但华为最终脱颖而出,面对这个技术爆发的时代。
联想没有核心技术,现在增长乏力,比如联想笔记本电脑同时受到华为和联想的挑战。
虽然一开始,华为和联想联想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殊途同归。
无论是以贸易为主的道路,还是以科技为主的道路,如果最后想要生存,都是同一条路,那就是贸易和科技并存,不能用一条瘸腿走路。
。
。
华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华为拥有核心技术,但华为的“狼性”一线销量也名声在外。
在保持技术领先之后,华为并没有掉以轻心。
华为的高层领导必须有销售经验同时,华为每年还拥有大量的研发人员走在销售的最前线华为的口号是“以客户为中心”,销售现在已经是华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联想在经历了销售带来的好处后,已经偏离了“贸、工、技”的本质。
“贸、工、技”就是先贸易,后技术,最后要发展“技术”。
然而,联想却再也没有回到销售之路。
虽然联想在最鼎盛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味沉迷于贸易路线带来的甜头。
所以,联想现在很弱。
当然,它在贸易和销售方面运作良好,但其产品几乎没有核心竞争力。
这使得联想的产品太容易被模仿,在这个科技时代缺乏竞争力,无法走得更远。
当然,不注重技术并不意味着不能生存,至少走贸易路线、提供低价、注重成本效益可以生存。
那么我国有没有一家“贸工技”公司最终成功打造出两条腿呢?是的,阿里巴巴是一家成功转型“贸工科”的公司。
阿里巴巴最初是仿照eBay的淘宝,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专注于商业。
但2010年初,阿里巴巴开始改变,主攻阿里云,开始向科技公司转型。
直到今天,虽然阿里巴巴依然到处吹嘘,但不得不承认阿里云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强的,有自己的数据库,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阿里云排名全球前三,给阿里巴巴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因此,无论是“贸易、工业和技术”还是“科工贸”,最终总会以同样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标,可惜联想错过了这个机会
任何企业早期走科技路线、贸易路线都没有什么坏处,只要能早期生存下来,就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然而,每当联想满足于销售利润增长带来的喜悦时,企业就应该做好危险的准备。
这是联想的大问题。
此外,联想还缺乏企业文化教育。
中国企业实行西方管理,让联想一次次得罪中国消费者>
联想;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智能企业,是21世纪之前的领跑者。
进入21世纪后,智能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老牌的联想品牌已经放慢了脚步,并没有真正取得什么成绩。
对于华为来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它以敢想、敢做、敢为的社会主义行动者精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巨大的成功。
从实力上看,联想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但在手机战争中,我们不能一直做事、一直做出成绩,否则我们就会输掉这场战争。
如今,联想不仅在手机方面落后于华为,而且绝对不如小米、小米。
坦白说;它与公司的名称、总部的地址、高管,尤其是时间的节奏密不可分。
也可以说:找对时间、对地点、对人。
联想去年营收3500亿,CEO杨元庆年薪超2亿。
联想曾经是中国人的骄傲,我去英国留学的同学说,当他在宿舍看到一个印度人使用联想电脑时,他感到很自豪。
自从联想宣布成立以来,该公司的很多股份都由美国财团控制。
在联想,研发人员没有任何股份。
联想的大部分股份掌握在联想董事会和美国财团手中。
主要从事电脑组装然后OEM销售产品最大的技术优势是电脑机箱设计。
联想的优势:依靠美国零部件优化设计和组装,依靠美国财团的支持开拓海外市场,联想产品的外观设计依然出色。
依靠国内开发独立操作系统的反对,得到了美国的认可并得到了发展。
联想拥有摩托罗拉,其核心专利也来自摩托罗拉。
联想的弱点:缺乏核心技术专利
华为2018年营收超过7200亿,其中研发资金达到1080亿。
华为今年营收预计将突破8300亿。
华为首页产品:
手机、电脑主板、通信基站、交换机、智能家居、光伏逆变器、海底光缆、服务器、视频控制芯片、手机芯片、电脑芯片(鲲鹏920芯片)等。
华为的优势:自主技术占有率比较高,最新的华为Mate30没有美国零部件。
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当高。
苹果还必须向华为支付专利费。
华为的缺点:1、经常被美国自己的媒体在互联网上污蔑2.经常受到大洋彼岸的自由土地的压迫。
3.经常在网上受到批评。
双方实力相当,各有优势。
联想集团电脑销量全球第一,个人电脑产量全球第一,在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百强中排名第89位。
2019年,联想营收突破3500亿,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
华为麒麟9905G拿下全球六大行业第一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2.4亿部,5G手机690万部。
两家公司都是中国经济技术实力的佼佼者,也是民营企业的佼佼者。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值得所有人敬佩!
总之,联想集团和华为都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也是民营经济的两座丰碑。
希望这两家公司越办越好,最终成为全球潮流引领者!最后,让我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只要你不放弃尝试,你就永远不会失败。
谢谢你的提问。
实力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就选几件事来谈谈我对联想和华为的感受。
在消费品领域,联想电脑销量全球第一,但华为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都不是第一,华为电脑就像刚出生的孩子。
即使是代表技术水平的超级计算机,前十名中联想也占据了六席。
不好的是,联想总部在美国,但联想手机价格低廉,也算是中国人买得起的。
但华为手机却带头涨价杀国人,抬高了手机行业的价格水平,增加了中国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华为在内存方面刻意伪造,在疏油方面偷工减料。
一层,故意的。
如果问谁拥有最多的海军,大家都会吹牛,屠杀中国人大家都知道
华为与联想的比较这是对华为的侮辱。
两家公司不在同一水平上,无法比较。
据西宁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2019年8月22日,青海。
名单显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7212.02亿元继续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所以单从营业收入来看,华为的营业收入大约是联想的两倍,这基本上是一个毁灭性的趋势。
所以目前华为有一个收入基础哪个更强。
而且华为暂时没有上市,所以只能按照《LEXUS2019》来评价。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雷克萨斯胡润富豪榜》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估值参考,对华为的估值为1.2万亿元人民币。
这是胡润根据硬件公司市盈率得出的结论。
至于倪光南先生提到的1.3万亿美元估值,我个人认为有点过高了,即使华为上市,其市值仍然很难超越苹果。
不过,1.2万亿元的估值几乎比联想高了20倍,是的,是20倍。
联想成立于1984年11月1日,距今已有35年历史。
联想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其主要业务当然是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服务机、手机等,是全球最大的PC供应商。
今年,联想营收突破3500亿元,可以说,这份成绩单无论放在哪里,都不能算差。
华为呢?成立于1987年9月15日,比联想略年轻。
华为的核心业务是通信,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今年,在美国的重压下,华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300亿元,如果单看数字,华为的实力远高于联想。
《财富》杂志2019年7月公布了全球500强最佳企业排名。
华为去年排名第72位,今年上升11位至第61位。
华为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其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全球排名第61位,对于一家通信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很高的评价。
联想呢?当然,它也是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但业绩自然不如排在212位的华为。
当然,相比去年的240位,还是有不小的进步。
联想在全球排名中不如华为,差距还是蛮大的。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方面。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联想拥有超过5万名员工。
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仍然是很多人,但华为呢?全球员工人数超过18万人,其中海外员工近3万人。
因此,华为在员工方面也胜过联想。
发明专利其实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实力的一个非常好的标准。
2018年,华为共申请发明专利3369件,位居全国企业第一。
联想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07件,排名第七。
虽然联想也拥有不少专利,但与华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如果算上公司积累的专利数量,相信联想和华为的差距会更大。
因此,联想在技术实力上也未能战胜华为。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认为华为和联想谁更强大,我认为没有必要多说。
2014年,微软开始制定将服务器放置在水下的计划。
同年,开始在海上进行实验。
他们将300台计算机服务器放入重约17吨的密封舱内。
密封舱完全由钢制成。
而且,密封舱内还安装了100多个传感器。
岸上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随时感知水压和温度,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情况。
一切准备就绪后,微软团队将把密封舱放到加州海岸。
近海地区。
在第一次测试之后,为了证明海底数据中心的可行性,微软在2019年进行了第二次海底数据测试。
这一次的实验规模更大,装载了更多的计算机服务器。
,共有864台计算机服务器。
与第一个钢制密封罐相比,这次试制的密封设备更像是一艘小型潜艇。
它的长度有十多米,这次的实验周期长达五年。
阿里巴巴也将其服务器放入水中。
阿里巴巴将服务器隐藏在千岛湖。
去过旅游的游客应该都听过导游的介绍。
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此时必须做好散热工作,否则可能存在烧毁的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阿里巴巴将服务器放置在湖底。
千岛湖地区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湖水可节省数据中心80%以上的制冷能源。
这样一来,一年可减少1万吨碳排放
华为在门店服务器上也有类似的举动。
与微软将服务器放置在海底不同,华为将服务器存放在洞穴中。
2017年,华为开始在贵州贵安新区七星湖数据中心建设自己的服务器中心。
据悉,数据中心一期工程面积已达40万平方米,可存放约60万台服务器。
华为这里存放着170多台服务器。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几乎把一座山挖空了,未来还可能继续扩建。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要把这么重要的服务器放在这些看似“不靠谱”的地方呢?尤其是服务器,非常怕水。
微软就不怕服务器进水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服务器既怕水又怕热。
普通机房的温度都会让人难以忍受,更不用说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了。
因此,散热一直是这些科技公司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在夏季,为如此庞大的服务器组织散热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相关数据显示,对于华为、微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数据中心每天散热所需的电力成本占全部成本的20%以上,其中40%以上是用于制冷消耗。
全球互联网是公司的数据中心,每年用于服务器散热的电力占全球年用电量的2%。
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大了,相当于一些国家一年的用电量。
因此,如何以更加节能减排的方式为服务器散热,是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寻求的。
微软采用的“水冷”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据微软介绍,将水下数据中心放置在海底105天后,他们发现密封舱的温度会随着海水的流动而消散。
目前的效果还不错,但是密封舱附近的海水会略有上升,大约是密封舱的千分之一。
正常海水温度。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很难大规模使用。
毕竟微软的数据中心有几百多台电脑,放在海底维护可能不太方便。
不仅华为,苹果、腾讯也在该地区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甚至国家大数据中心也坐落于此。
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管理数据都存储在这里,贵州也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
此外,亚马逊、360等公司将数据中心设在宁夏,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气候来给服务器降温。